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[平凡]說生活」標籤的文章

30/ 友情萬靈丹

常滑臉書,就好像很容易糾結好友好像漸漸疏離了,明明以前很好,為何現在都不約我,好像他跟誰誰誰特別好,甚至覺得有點吃醋或傷心。 某天我突然想通了。 原來朋友、同事、同學都像我的某種人生解藥,不同時期,我需要不同的朋友配方。有些症狀我會需要A朋友配方,有些症狀我需要B朋友配方。 在某些狀況發生時,我曾經因為A朋友得到舒緩,但事實上,人與人交往是互相的,在我覺得A朋友配方治癒我的同時,其實我也應該是他某個症狀的解方。也就是說,在那個當下,你們雙方其實互為解方,甚至互為萬靈丹首選,當你出現任何疑難雜症,你自然會下意識的會想起對方。 然而,人生本來就是不停前進改變,每個人都基於不同的時空背景不斷各自前進,在某個時間點交會而成為對方的萬靈丹,但也很快的在某個時間點開始疏離,就像學生時代一樣,當同班同學可能就是幾個學期的時間,總是會面臨畢業,各奔東西,其實只不過是萬靈丹藥效過了,我們得各自尋找下一個階段的配方。 所以,我懂了,朋友雖然都是我某個時期的解方,那我就好好的享受那個萬靈丹時期,等這時期的藥效過了,期待自己能成為新朋友的萬靈丹。

12 規格與怪癖

圖片
不論是生菜沙拉裡面的「沙拉醬」,或是三明治裡面抹在麵包上的「美乃滋」,好像從離開學校之後,漸漸厭惡有他們出現的食物,而後預期有他們會出現的組合裡,我會先提醒「請不要加美乃滋」。但我常想,到底是因為怕胖,還是討厭因為他們加入食物組合所產生的奇妙變化?剛開始,應該是真的怕胖,但到了離開學校後的很久之後的現在,我確定是我的「味覺資料庫」中,已將「美乃滋」設定為「美乃滋→讓食物變爛爛→不好吃」,此後,我的反射神經只要「聽到」、「看到」,甚至「吃到」美乃滋,腦袋裡就會出現具體的負面感受。 這是這幾年來,發生在我身上最典型「習慣成原則」的人體實驗結果,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經驗中,被「歸納」出來的一種「人生規格」。好吧,其實也就是我的「 怪癖 」啦。 最近,我又發現了自己另一個這類「規格」。公司員工咖啡廳裡的高檔咖啡機,每個人都說超讚的免費熱拿鐵,我喝過幾次還是喝不進心裡。後來想,應該是咖啡機的配方有大量的奶泡,某次喝了double shot的espresso + 販賣機的半價鮮奶,噢,原來這才是我的公司免費咖啡配方。(當然這是公司咖啡豆的限制,不然好豆子當然是甚麼都不加啊。)後來我想起,早在Calgary住homestay時,我就已經跟Ayka一樣,只喝黑咖啡加冰鮮奶,只是沒那麼抗拒,這波公司奶泡咖的實驗後,我也正式更新自己的 「味覺資料庫」,「奶泡→咖啡走味→不好喝」,在外面咖啡館也都無法接受各類有奶泡的咖啡。 我想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我這類的「怪癖」應該會越來越多。

11 時間稅

圖片
自從去年看了XDite在困在大雪的札榥機場時,若不是因為當機立斷扔掉本來要帶回的伴手禮,甚至到最還放棄了已經掛好的行李,最後只帶著電腦手機等隨身行李,轉國內線回到台灣,只因為她如果多留一天,已經預定的時程若沒趕上,損失比伴手禮和行李都來的大很多。 這樣的想法,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,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這次的「果斷」,對我這天生猶豫不決的超級天秤座來說,做決定當下,若只考慮眼前的種種主觀因素,而沒想到這樣猶豫不決,所付出的可觀「時間稅」,其實才是最大的失去,反而沒有「前進」。 忽然頓悟了「做決定」的訣竅,再加上「當責」的勇氣練習,我這婆媽的個性,面臨抉擇的時候,終於比以前有效率多了。 前兩週,用了兩年的相機螢幕突然故障,先是反轉螢幕某個角度會無法顯像,直到前兩天突然是開機也都完全沒有螢幕。一開始症狀出現時,我已經開始思考要送修還是換新機,陸續做了點新機的功課,當螢幕完全掛點時,手刀訂購可升級的新相機,隔天就收到新機。 新朋友拍了家裡的最小的成員,表現還不錯吧。

10 春天裡的散步

圖片
四月初的這個假期,春夏交棒之際,輕輕柔柔的陽光,細細軟軟的微風,再搭配城市裡的散步,才是最迷人的享受。

09 講座

不務正業的籌備了一場講座,邀請了一位我最想邀請的講師,也寫了點文案。 *** 說起PM這個角色,大家很快就會聯想到代工產業裡的「專案經理」或是自有品牌的「產品經理」,不論是你正在使用的手機或是筆電,正在喝的咖啡或茶飲,甚至是一座建築物,都是由各種PM所「生」出來的產品。正因為PM掌握了產品與專案的靈魂,使得各行各業對於PM也逐漸重視與期待,PM除了具備熟練的溝通協調技巧與專業實力外,如何兼顧產品與專案的主客觀性,將各方需求濃縮精煉,完整地融入產品與專案中,已經是菜鳥PM晉升為資深PM的關鍵能力! 由【產品經理菁英會社團】與 【PM Tone 產品通】所舉辦的網聚系列講座,已經來到第14場,我們藉由過去各場講者們的精彩實戰經驗分享中,接觸過許多不同的產業,這次首度以建築領域為主題,邀請深耕建築領域多年的資深企劃陳昭恩,她將以建築作品興建紀實的角度,與大家分享在一座美術館的生成過程中,如何將置身在專案執行中的感受轉換到側寫紀實的旁觀視角,主客觀立場之間微妙的專案思維。 比起熟悉的代工產業,建築領域的PM除了專業能力之外,想必「續航力」也是必備條件之一,像是這座位於南投山林裡的「毓繡美術館」,從設計到落成,耗時可是超過五年呢,而產品週期也不是一般消費性產品可挑戰的,若保存得宜,百年後還是珍貴的古蹟呢!相信透過昭恩的分享,帶給我們不只是PM內心戲深度剖析,還能一起認識台灣美麗的建築作品! **** 一座博物館的完成,也是一件建築藝術產品的上市,同時透過文字影像的紀錄作品,將建築營造過程、設計圖稿的等等細節,鉅細靡遺的集結記錄於一本實錄書裡。由建築師廖偉立設計,去年完工的毓繡美術館,在開館時,同時也發表了紀實作品「真切的構築」。 PMEG第14場的網聚講座,特別邀請這本書的企劃撰稿作者陳昭恩,與我們分享她在建築現場觀察記錄,並在紙上跟著紀錄資料重新蓋一座美術館的時,專案管理「主客觀立場轉換」的心路歷程。 昭恩是非常資深的企劃與策展人,曾任多年資訊月策展人、與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行銷公關,主導過多件台灣當代建築作品的行銷推廣,深厚的設計功力與紮實建築賞析技巧,這場分享除了「PM主客觀心法剖析」之外,更是一場台灣美麗建築作品的導覽。 活動報名: http://www.pmtone.com/event/pmeg-g...

07 職涯多元性的必要

到了這公司後,我在公司裡一直有一個隱藏版的外掛職務,面試。 透過看履歷及面試,總能瞬間闖進某人的濃縮人生,因此我常從「面」的過程中獲得很多,有時是應徵者的應對口條,有時是領域裡的新技術,不過這兩年多來,除了順利賀成交的成為同事之外,印象深刻的面試者不多,今天這位來「被面」的大叔算是近來的亮點。 昨天在mail裡,他問了面試的流程和需要準備什麼?我回答,由我先和他聊聊,再換老闆來,如果真要準備的話,就準備一段自我介紹吧。 今天就是從他的自我介紹開始,他大概花了十來分鐘,流暢地交代他前一個工作待了五年的期間,完成的專案和每個專案轉換的過程,接著他說起他去年七月離開前公司後休長假的這大半年,才是整個面試過程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。 他已經在同一個領域十多年,所以他休了大半年的假好好思考下一步,他在這半年有三個目標:學游泳、練英文、跟以前領域不同科技能力提升。游泳靠著游泳班十堂課和買了一本運動中心游泳月票,加上youtube教學影片,他終於學會自由式了。加強英文,最後還去考了TOEIC,分數還不錯。最後還自學了Raspberry pi,還拿出了iPad秀了一段影片,是他看女兒們練習小提琴時,需要一個計時器,所以設計了一個小計時器。(果然是有備而來) 聽著他這段轉職時間的安排,竟然讓我滿羨慕的,而且我還能馬上在腦袋中閃過:如果讓我也有半年多的長假,我會安排甚麼事?(以下先省略願望八百字) 我跟他面了五十分鐘,後來老闆也進去再面五十分鐘。我想老闆應該其中有一段面試收穫應該跟我的一樣吧,老闆說面試他的最後一題,What is your bucket list? 面試結果要評估的條件很多,以我心目中的工程師需具備的多元性來說,他應該是過關了,其他條件即使也都通過老闆的關,但畢竟我們公司也不是網通界的林志玲,還是得看大叔的意願。(菸) 他雖被我稱為大叔的大叔,也只不過大我兩歲而已。(再菸) (寫於2016/3)

06 責任

圖片
周末帶孩子回娘家,才剛到家門口,就看到上個月才動過膝蓋手術的媽媽,戴上安全帽坐上摩托車,正要出發去菜市場,我立刻阻止說我去買好了,她馬上拒絕我說買菜又不用下車(得來速嗎?),還笑說,昨天已經開車載老爸出門啦,反正開車又不是用左腳XD! 看著她摩托車慢慢離開,以前的我會覺得大驚小怪,或許是已經當了母親,大概能體會她想盡快「回到常軌」的心情,最主要的原因是很怕「麻煩」我們。 記得媽媽手術住院時,我去醫院陪她一晚,她逢人就說女兒貼心,她要快點復健,才能像以前一樣為家庭付出,甚至可以幫忙帶孫子。為了這股動力,她很勤快的下床走路復健,回家後,也在能力範圍內上下樓梯,甚至很快就開始做飯,老爸終於不用再外食!她即使還沒回到以往的俐落,但盡力的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恢復,我們出於好意也常碎念嘮叨,她仍自顧自的完成她認為的「責任」。 後來想想,都已到搭公車免費年紀的爸媽,應該也跟孩子一樣,透過生活自理中得到自信心,讓我們也放心。再看看九十多歲高齡的外婆,仍然堅持獨居,我想我媽這種想法這應是一種遺傳,等我到了媽媽現在的年紀,說不定也是像照片裡這樣,忙了一早後,張羅一家人吃過午餐,又開車送我們去車站搭車。

職涯精華十年,感謝栽培

圖片
2014年的第一個月,服務了將近十五年的公司吹了熄燈號, 我在這個公司從小姐做到了媽,人生中最精華的十幾年都在這裡度過了,像家人般的同事最少也都共事超過八年, 這些年來的栽培與累積,即使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,也充滿信心!

晨光愛心媽媽

圖片
孩子入學後,媽媽模式也得晉級成part time家教模式,若不是科班出身的媽媽,在不專業的家教過程中,面對自己的孩子也常有卡住的時候,於是我也就很想混入學校的晨光媽媽行列,但實際體驗過後,發現收穫比我想像的還多,除了可以偷偷觀摩別的媽媽與不同的孩子相處的情形,最大的收穫是如何觀察孩子的困難,想辦法理解後再幫助他們。 (不過愛媽最大的心得是:別人的孩子真的比較好教XD)

等了十多年的嘉義之旅

圖片
周末終於有機會去了一趟嘉義,認識大丸超過十年,從以前就常聽他和他的家人說起眷村老家的事情,儘管幾年前眷村已經拆了,但我還是很想去他的家鄉看看,特別是帶孩子一起去爸爸出生的地方看看,應該很有意思。

清晨六點

圖片
自從十月某天清晨五點多起床,意外發現這段小時光真是迷人,到其他家人起床前,能有一段獨處的時光真好,對我一整天緊湊的生活來說,有很大的暖機作用。 這一個小時的時光,我能從容的為自己煮杯咖啡或茶,優雅的享用早餐,甚至安靜的和黃金先生約個會。接著,在廚房準備其他家人早餐和午餐便當時,家裡也開始陸續加入家人們起床的聲音,媽媽的一天也正式啟動,到目前為止,我非常享受這種從「超慢速」逐漸加速到「超快速」的過程,接著打點一家人準備上班上學也更有效率,這種正向的連鎖效應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。 但為了這段晨型人的時光,付出最大的代價就是熬不了夜,每晚十一點準時就寢,日劇韓劇都掰掰了~ 噢,差點忘了,我家早起的還有他...

媽媽我們去哪兒之18 路公車旅行第二集

圖片
周末中午,臨時決定搭公車出門晃晃順便吃午餐,戶長一聲令下,全家五分鐘戰鬥著裝後閃電出門!

夏夜看表演之「文化就在巷子裡:身聲劇場希望之翼」

圖片
前陣子偶然在成功國宅的中庭看到幾個高蹺人彩排表演,後來仔細了解才知道是 文化就在巷子裡 的節目之一, 身聲劇場:希望之翼

他當我老爸後的第三十八個生日

圖片
老實說自從他六十歲以後,我就不想去算他到底今年幾歲了 。

媽媽自學之路

圖片
能在媽媽自學之路上遇到同為圈內人的朋友, 真的能安心不少,感恩。

笑就對了

圖片
 其實,凡事老天爺早就安排好,大家只要負責這樣笑就對了!

2013 農曆新年的這幾天

圖片
老了,越來越怕忘記,所以還是來快轉一下2013農曆年這幾天~

2012,第九個1213

圖片
下著雨的周末,終於等到它進門~ 雖然晚了幾天,這是我們送給自己的結婚九周年禮物。 也掰掰了,陪了我們快十年的老沙發。

[2012。冬]老府城的慢活味兒

圖片
十二月初的周末,我們一家去了一趟台南,當了一晚的謝宅房客,隔天早上退房後,我們載著小孩在正興街上閒晃,結果遇到了房東謝小五,行進間戶長大人把鑰匙給了小五,就這樣完成了退房,還順便喇個賽~ 沒多久,小五突然加速衝到街尾,回頭拍下我們全家, 有趣啊台南,下回見了! 慢慢租車Facebook (大推親子座椅) 台南謝宅Facebook

2012暑假速記

圖片
快手記一下2012的暑假,暑假嘛,當然就從玩樂的部分開始~ 暑假一開始,趁著周末就帶著他們來一趟捷運半日遊,去了一趟北投公園&北投圖書館,很少搭這麼遠捷運的他們,興奮極了。